位置落坐了。
宋君鸿见到方邵虽然分外高兴,但仍然禁不住疑惑,问:“晋夫兄你怎么也来这淮南东路了?”
话刚出口,猛然省悟到刚才方邵进帐来时好像说的什么判官,急忙又改口问道:“你什么时侯来做的这判官?”
“刚刚走马上任。”方邵啜了一口茶汤后,回答道。
宋君鸿想了想又问道:“之前晋夫兄你不是在王尚书所掌的户部任职吗?怎么跑到我们这个刚刚兵荒马乱过的地方来当这判官来了?”
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京官远比地方上要靠近大宋帝国的权力中央,其升迁的机会和空间也远比地方上要好很多。虽说不如地方官油水多点,但一来方邵原本所在的户部就是天下最大的油水衙门,二来方邵出身望族,家境富足,也不缺这地方上的仨瓜俩枣。
“愚兄前阵子刚刚在户部的任上期满,考评还算是尚佳,在临安行在待的久了,所以想到地方上来透透气,想来想去,别处皆不如你子烨所在的淮南东路有趣,索性就来这儿陪你了。”方邵轻描淡写的回答道。
只要不是在京中得罪了什么人,仕途有什么波折,那就好。方邵不愿多谈,宋君鸿自也不会追问。不过从方邵如今叙职判官来说,从职位上也算是一次小小的晋升吧。
方邵幽幽叹息了一声:“子烨前阵子蒙冤的事,我也是事后才辗转听说到的。如果当时我就能在此,或许便真能帮上什么忙了。”
“现在也不算晚。”宋君鸿高兴的道:“你能过来,小弟在政务上很多事也可以有个人商量了。”
“如有所遣,愚兄宁敢不尽全力?”方邵也终于笑了笑。
“去见过鲁山长了吗?”
方邵点了点头:“五日前初到淮南东路,就已经先去拜会过老山长了。”
“三年未见,鲁山长似乎苍老了许多啊!”方邵喟叹了一句。
其实鲁如惠作为一名七十多岁的人,本来就是一名老时翁。但他当初在岳麓书院时,一来保养的好,身体健朗,二来成天和年轻学子们在一起,人也显得精神许多。这两年重返官场,成天有忙不完的公务、操不完的心,人的精神状态明显比起在书院中作山长时要憔悴上许多了。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鲁山长此生已至古稀高龄仍然以身许国,为社稷苍生奔走操劳,宁无老乎?”宋君鸿亦叹惜了一声。
像鲁如惠的那一代人,很多人经逢国家巨变,有的沉沦泥悼,有的则拔剑而起,成为让人仰视的伟人巨夫。如方知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