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节 走马章台还举首 十一(2 / 4)

回头万里 青玉 3166 字 2021-06-05

事情便一定要整出个眉目来才肯罢休,而各统兵大将又是绝不敢吃亏的主儿,双方连吵了好几天后,终于在兵部的调庭、皇帝的威压下,同意各让了一步,并达成如下的妥协条件:

各禁军同意给鲁如惠调人,但是鲁如惠把从各禁军抽调的将领总人数从六百人?大副缩减为二百人;兵部要允许凡被抽调的各禁军都可获得增设一至两个军的编制的恩许;

而为安抚被抽调的将领,兵部也开出了如下的保障:一是凡被抽调到地方禁军中帮助训练新兵的将领都可获得提勋一级的额外奖励;二是借调时间从三年压缩到了一年半,一年半之后,借调的将领可以自由选择是继续留在地方禁军中还是申请调回驻京的上三军中。地方上不得阻拦,兵部也一定会放行。

所以,种依尚就借着这个东风,跑去找种慎请求去地方禁军中“锻炼”一下。

“你敢主动去跟种太尉提这个申请?也不怕他拿鞭子抽你!”宋君鸿笑了起来。

种依尚脸色变了变,说道:“鞭子是没捱,但额头上却是结结实实地捱了一茶碗。”

宋君鸿这才注意到他包头的幞头处有点高,拉开一看,果然有一个大包。

“多亏你是太尉的侄儿,就这样太尉还是手下留了情的。”宋君鸿叹道。

种依尚点了点头。这么多年来,他都一直以身为种慎治下的捧日军军士为荣,种慎也从没有想过这个忠勇的侄儿会主动提出调离,所以这一对叔侄心中复杂的情绪旁人难以想像。

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军中是以军功来换勋阶的,在别的地方可能还会通通人情,但在种慎治下绝无可能。就算是他的亲儿子,若无真功实绩,那也只能当一辈子的大头兵。

而军中还有另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从校尉提将军是一道槛儿,从将军提大将军是一道槛儿,必须有大功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可天下哪来这么多大功?不知有多少军官在这槛儿前蹉跎半生也捞不着升阶。

虽说宋金极有可能仍会一战,但什么时侯再战却是谁也说不准的。

种依尚原本已经是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了,离将军之勋阶只有一步之遥,但如果无大功或者特殊机缘,他甚至可能一辈子都在这个勋阶上待到老的提不动刀枪。

这叫他如何甘心?

何况年前宋君鸿一跃而为宁远将军,以前还是自己的一个小兄弟,现在却比自己还要高上好几级,这就更让他产生了一股焦急的心态。

他和宋君鸿是好兄弟不假,但不代表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