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侯今年已经六十有三,差不多已经到了该要致仕的岁数了。儿女们都在劝他挂印纳官,做个悠游林下的富家翁,可他仍然在日复一日地坚持穿起那身朱红的圆领官袍,从一大日起来就赶往官禁之前预备早朝。尽管他有时也在想这样疲累而提心吊胆的日子什么时侯才是个尽头?但最后却还是抬起那顶硬脚的幞头官帽,习惯性的戴到头顶上。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是不甘。与他同年的科举榜友们其中不乏已经位届三公或公侯的了,然后再笑呵呵的向朝庭上一道致仕的表章,然后皇帝一般会半是惋惜半是放心的安抚他们一下,然后在答应的同时再赏赐一些虚名和财帛,以表彰他们多年对大宋朝庭的劳苦忠心。柳侯也想和他们一样,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柳侯已经做到了“侍郎”的高位,这已经是货真价实的高官大员了,可他离“尚书”这个位置只差一步,却就是升不上去,人生有时的际遇的确会让你抑郁难言。他已经做了十五年的侍郎了,而他的顶头上司,在此期间也早已经换了好几任,其中不乏能力、声望、资历都不如他的小辈,可人家照样戏剧性的摇身一变,就成了他们礼部的尚书。甚至他的同僚们在这些年里也都换了好几茬了,可只有他在这个位置上,雷打不动。凭什么我就不能做三公?不能做尚书?时间久了,柳侯心里便忍不住经常会这么想着,这快成为他的一个心病了。好在现在老天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他的前一任领导因为触怒了李皇后而被罢官下狱,忧愤而死;他的这一任领导又因为曾巴结李皇后而不受现在的新皇帝喜爱,在前不久刚被寻了个不是而罢官。礼部尚书的位置出缺了!就在柳侯快要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这个样子的时侯,命运之神似乎终于垂青他了。礼部尚书的新任人选还并没有颁布,柳侯具有很大的机会获得这个职位。尽管在礼部之中还有一位侍郎,朝中也有数位后起之秀们盯紧了这个显位,但他相信只要能掌握住这次机会,做上几件能让新皇帝满意的事,那么他就一定会是最能后的胜利者。只要能让我坐上一会儿尚书的位子,干上一年我就可以安心的致仕了!柳侯便是这么一边在心里做此感慨,一边抢着接下了刘羽昏礼的这项任务,并亲自到场忙前忙后的操办。这也极可能便是他这一生之中最后的机会了,所以他卯足了全部的劲头。为了能让这项任务顺利的完成,也为了能进一步与朝中的新贵们搭上线,他不惜认了一个本是烟花柳巷出身的女子做了自己的义女。他的确是下了很大的本钱的,不是吗?可当符公公传来皇帝摆架回宫的口讯时,他一瞬间突然有点恍惚。不对呀?出了什么差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