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节 兴亡转瞬斗秋虫 二(2 / 6)

回头万里 青玉 5139 字 2021-06-05

且权重的高官去任这山陵使,其一可表达了自己对前任皇帝身后事的重视,其三对外展示了此老臣与先皇帝一心相随的美德,其三更可借机让这位老臣主动从目前自己所占据的位置上挪出地儿来。就和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一样,这也算是大宋朝的一种帝王之术,一种可以兵不血刃完成权力交换的“祖宗家法”。刘诺可以说是太上皇时代最要紧的重臣之一,隆兴北伐之时,他曾是统帅虞允文倚为左右手的重要人物,因将后方物资工作做的滴水不漏而受到太上皇的嘉奖。也因此,刘诺是个偏向抗金派的文官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甚至有的人还在私下里揣测,他会否也是朝中神秘的“黄龙党”的可能党魁。紧接着,权刑部尚书京镗贬谪襄州;参知政事陈骙行贬谪抚州;秘书少监孙逢吉罢官;............连皇家亲戚的韩侂胄也被左迁出京了。仅在短短的两个月间,朝中的重要职位上接二连三的发生人员变动,虽然并没有多少人因此而被处死,但降职、流放,甚至下狱的四品以上官员就达三十多位。对朝政关注的人可能会细心的发现,这次受到这些处罚或降职的人大多数都是主战派,因此,短短两个月间,朝庭的抗金派势力大损,以前一直在朝堂上为抗金咬牙呼吁的人都被赶出了临安京,从此远离了权力中枢。即便如此,也多亏了大宋朝有不轻易杀臣子的“陈规”在,否则此时说不定已是人头滚滚了。可不管外面的事情闹的都要翻了天,有些人在自己的小家里仍勉强可以算是水平风静。赵汝愚正在自己书房里看书,他称病不朝已经有多日了。这时突然其三子赵长正走了进来,说道:“父亲,赵彦边大人又来了?见是不见?”“唉,算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让他进来吧。”赵汝愚放下手中的书本,苦笑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未几,赵彦边走了进来,按族谱上排,这两人也可以勉强称得上是一声“平辈兄弟”,赵彦边也是赵氏的宗亲,不过他的血系比赵汝愚还要远,都只能算是旁支的旁支。他一年前升得工部尚书,和赵汝愚两人,算是宗室中唯二在朝堂上凭才干与资历得以高位的人了。也因着这一层缘故,本来算不是多么亲近的两人,便慢慢地变得熟悉了起来。“子直兄,天下已经沸沸扬扬,你还在这斗室之中安若泰然啊?”一步迈进赵汝愚的书房,赵彦边就急切的喊道。“行远,你先喝口茶,慢慢再说。”瞅着赵彦边满头的大汗,赵汝愚让儿子给他倒了杯茶汤亲自奉了过去。“唉,心火如焚,我如何还喝的下去啊!”赵彦边接过了茶盏,随手便放在了一旁的桌几上,连动也都没动。“子直兄打算称病不朝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