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 兴亡转瞬斗秋虫 一(3 / 6)

回头万里 青玉 5178 字 2021-06-05

弱不停的扩张势力。这二人,在这五年中达到了一种微弱的平衡,虽然李皇后及其亲信貌似气焰嚣张,权倾庙党,但朝中和军中仍有一些重要的位置牢牢地掌握在太上皇亲信老臣的手里。可现在太上皇没了,朝中的形势立刻变成了李皇后亲信一家独大了。

或许,此刻只有为皇帝的赵惇能够遏制李后一党对朝政的全面控制,可是,这个本应是天下第一人的大宋皇帝真的靠得住吗?

参知政事陈骙、同知枢密院事余端礼、枢密院副使刘诺、知阁门事韩侂胄几个人正木着脸站在政事堂中,谁也不说话。他们几个人都是朝中的重臣,当然重臣们远不止他们几个,但只有他们几个是在京中重臣中亲太上皇的,他们互相看向对方的眼色中都有着一丝苦笑,最后把目光都望向了同一个人——知枢密院事赵汝愚。

而对方托着一个茶杯一遍遍的划着茶叶,其实杯中的茶水早就凉透了,他也没喝一口,只是需要做件事驱赶心中的烦躁。

赵汝愚是汉恭宪王元佐的第七世孙,极少数以大宋朝宗室而能在朝堂上立高位的人,尽管他在宗室中只也只能算是一个旁支子弟,但大宋例来在生活上优待宗室子弟但在政治上却决不肯给予什么特权,任何一个宗室子弟要想入朝当官,甚至在仕途中出头,那么他不仅要和普通百姓一样挤于科举,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小心才可能有所成就。

可赵汝愚却硬是在半年前开始做到了目前的高位。首先这得益于他是一个独立于太上皇与李后两党之外的人,独一人,只忠诚于皇家,不群不党。尽管他也已经年届七旬,但在近几年越来越复杂的况下,大概只有他才是太上皇、皇帝和李皇后三者都能接受的宰相人选。其次,这也是他个人能力的使然。

赵汝愚少年勤学有大志,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太上皇乾道二年,他以一只笔杀入科举场中,竟考中进士第一,后在试中点为状元,极获太上皇的称赞。先后知任数州,官绩考评都极佳,现在竟是由文入武,知枢密院,可以说是德高望重。

现在,大家都在眼巴巴的等着他拿主意,他却仍是不发一言的等待着。

一柱香后,起居舍人彭龟年从外面匆匆推门进来,一屋子人的目光都又移向了他。可彭龟年也唯有满脸无奈的朝众人摇了摇头。

“倒底是为了什么?”赵汝愚冷着脸问道。

“官家说,官家说......”彭龟年“说”了半天,脸憋得通红,却就是说不出来。

“官家倒底怎么说的?你大胆的跟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