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一袭墨染一袭愁 二(2 / 4)

回头万里 青玉 3173 字 2021-06-05

进一步被勾起了几分好奇,所以思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凑上前去观察观察。在王玉田身前,立着一个十七、八岁年纪的书生。不过虽然也和别人一样穿着长衫带着儒巾,但衣服上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补丁没有十个也有七八个了。若非是衣服浣洗的还算是干净,这个人不像是学子,倒有七分似是乞丐了。宋君鸿叹了口气,好像现在囊中羞涩如自己这样的,站到那个书生旁边也可以冒充大款了。或许是因为在穷困小民的成长生涯中养成了对权贵的畏惧与怯懦,他低着头,对着王玉田趾高气扬的喝骂也不敢还口,低着头只是不断的赔着不是,手里的一支羊毫笔也没来的及放回去。在他们两人身边,就有一张书桌,书上摆着墨盒、和砚台,还有几张写了些字的草纸。宋君鸿仔细瞅了瞅纸上的那些个字迹,不得不说,字还真是写的不错。最起码宋君鸿在苦练了十年的书法后,再见到这些纸上的字仍是要“自叹弗如”的。他也不得不承认,看来有些人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在确是有天赋的。宋君鸿趴在桌上练了那么久的字,当朝四大家的帖子他都临了个遍,但在书法一项上,他永远都只能做到看起来“工整”,和很多书法名家的字体“较像”罢了。可今天见到的这些纸上的字,却可说是不管从运笔,还是点画、结构、布局等各方面看,都是无一不精、无一不美的。最难得的是在写这些字时似是作者的灵气也纵溢其中,使得纸上的字体个个俊美丰逸,仿佛有了魂识含了音韵般,让人看了赏心悦目。这些字如果能从容写完,那绝对会是可以称之无愧的“佳作”的!可惜这用来写字的桌子似让人推动过,显得有些歪扭,桌上砚台里的墨汁也有点泼洒出来,染得一张还没有写完字的纸上似罩上了黑乎乎的一道乌云。宋君鸿心下一惊,再扭头打量王玉田时,他终于在他的袖口的衣缘上发现了一团有一寸左右大小的墨渍。这时王玉田也已经骂得累了,对手的不抵抗运动让他的原本旁征博引、口沫横飞的斥责也似没有了多少着力感,不禁有些泄气。他喘了口气,休息了一下,又气呼呼的喝问道:“我这可是最上等的苏州蚕丝绸,就这么让你染了,你说,怎么办?”宋君鸿跟身边其他看热闹的人悄悄的打听了一下,终于了解到了事情的梗概。原来,那个穿着寒酸的写字之人姓李,似乎是从徽州古城赶过来的学员。虽然穿着寒酸,却能写得一手好字。今天大家在这里集合,因为典礼还没开始大家闲着无事便开始随意的攀谈,有与其同来的人便随口替他吹嘘了几句。读书人多多少少都在书法上下过一些功夫,自是有人不信亦或是不服气,遂又有好事者看到典礼还要过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