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后,他满意的拍了拍手。这是他的家传武学,本来从不离开祖孙二人之身。但此去救英儿,却对敌人的情形一无所知,这令他隐约有些不安。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决定将这珍贵的拳谱先掩藏起来,免得落到贼人之手。他并不曾想见,当这部拳谱再次出现于世人眼前时,已经是四百年后了,而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部拳谱,又将为那时的中华武林,掀起什么样的传奇故事!摆放完神像后,鄂朱山抬头看了看神像的头顶,那里悬有一块木漆的牌匾,尽管年久失修,字上的朱漆已经剥落了不少,但上面阳刻着四个草书大字仍是可以识辩的出来:“永保平安”。永保平安吗?他从来没有想到“平安”两个字会给他的感觉像现在这么重要。当年,他一心也想像父亲一样做个英雄,所以宁愿带着年仅两岁的小孙子远赴到这举目无亲的保蓉镇来,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风云际会,能够一展平生文武才学、满腔报负。可没想到他等的这一天终于来了,可无数的麻烦与灾难也随之而来。他曾一度想怨恨是宋君鸿把这份灾祸引到孙儿身上,但他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真正引来灾祸的,不是宋君鸿,也不是任何人,而是他所从事的这份事业。从他加入黄龙党、接受这份任务起,他就已经亲手埋下了灾祸的种子。那时他以为他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甚至会有足够的力量去抗争。可当这灾祸真正来临时,他才发现:在命运的按排前,个人的力量与准备是多么的幼小与无力!记得自己小时曾问过母亲,父亲当时已经明知危险为什么还要回京去向皇帝复命。母亲回答了他一句父亲的原话:“有些牺牲,总要有人去付出。”他崇拜自己的父亲,他也一向以为,英雄的业绩,都是拿牺牲换来的。可人心总是肉长的啊!他禁不住虎目暴睁,却仍是抑止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淌在他那皱纹如石雕斧凿的脸上,如千年古河冲刷着黄土间沧桑千年的沟壑。他跪倒在神像前:“石神仙,我家四代以身许国,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可真要有什么灾祸,也应该先冲着我老头子来呀!英儿......英儿他才只有十五岁。”说到这里,他已经泣不成声。当初,党内为了保证任务的延续性,让他最好能选一族人同往,他便信手抱了这个小孙子。不想一晃就是十三年。白驹过隙,光阴易逝,这个孙儿给他孤单枯燥的潜伏生活带来多少快乐和慰籍数都数不清。他也常常暗自骄傲,自己的这个孙儿,最像父亲!试问他又能怎么眼睁睁的瞅着让孙儿就这么落在那些恶徒们的手中呢?他抬袖一抹眼泪,叩首道:“石神仙,你若真能保得平安,便请佑我这次平安地将英儿救出来吧!”言屹,鄂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