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也压低了声音,将沈六交代的事情大体说了一遍。
“这么重要的事情。六爷交代给你办,六爷是真看重咱们。五郎,你往后可要加倍的勤谨。可不要让六爷失望,觉得信错了人,认为咱们是那不可靠的。”连守信听了,就道。
“爹,你放心吧。我都知道。”五郎就道。
“嗯,我知道。你这孩子,原来就比一般人懂事早。你现在又念书,又在外头历练啥的,说话办事,都比我强。……我也没啥不放心的。”连守信就道。
“爹,你别这么说。”五郎忙道。
“这是实话,爹是高兴才说的。”连守信就道,“别人都说我和你娘有福,我也觉得我们有福。不在别的上头,就你们几个都懂事、能干,这就是我们的福。”
一家人又说了一会话,连守信果然亲自动手擀了面条,张氏和连蔓儿亲自准备面码和炸酱,一家人简简单单地吃了晌午饭。晚上,张氏则带着连蔓儿下厨,母女俩亲手做了一桌子的家常饭食。因为要补上中秋节没能团聚的遗憾,还特意打了月饼,一家人吃了一顿吃到的中秋团圆饭。
五郎和小七高中,远近的亲友、锦阳县各官宦、乡绅都纷纷来贺喜。连蔓儿家干脆连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将锦阳县几个有名的戏班子、有名的红角以及杂耍班子都请到了,就在牌楼底下摆开戏台,连着唱了三天的大戏。
秧歌队自然也被请了来。
因为这边这么热闹,学堂里干脆也放了三天的假。连家伺候的上下人等均有赏赐,另外还给学堂的学生们都发肉和点心,是大家同喜的意思。
在青阳镇上,除了一个王家的王举人,五郎是第二个开中举人的。王举人考中举人的时候,已近中年,而五郎风华正茂,不用想,谁都知道,五郎将来定是前程远大,这锦阳县内,怕是没人能敌的上他的。
至于小七,虽如今才中了秀才,前程却是不可限量。他不仅有五郎所有的优势,还有五郎没有的。小七念书的年纪比五郎笑,有五郎这么一个哥哥,而五郎却没有。
三十里营子因为先有王举人,如今又有连举人和连秀才,顿时在锦阳县就出了名。也不知道是谁开始传出去的,都说三十里营子的风水好,说村里的墓地,也就是南山是最发旺子孙后代的,就有临近村镇的人家里老人过世的,千方百计地想要将老人也葬到南山上来的。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五郎和小七高中,王举人全家来道贺,从此称与连家为世交。至于其他前来趋奉、攀亲的,则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