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钱,我早就算着日,给你大伯和大伯娘送过去了。我还嘱咐他们,赶紧回村里。也别非等着到日。提前把债给还了,也让咱爷、还有咱这一大家放心。”连花儿扯了扯手里的帕,向连蔓儿说道,“都安排好了,我也就没去查问。直到你来县城找我,我才知道,他们竟并没有如数把钱送回村里还债。”
“我那时候,真是又气又急。可我为人女,还能怎么样。我又不好在你面前把这事说出来,又不能说我钱已经还了,就不管家里了。后来还不是我,拿了你姐夫的私房把债给还上了?为了这事,后来我陪了多少的小心。”
竟然将事情完全推到了连守仁和古氏的头上,将她自己撇的干干净净。不仅如此,依着连花儿这么说,连花儿那还是忍辱负重,大大的好人、孝顺女。
“花儿姐,你现在这么说。[]当初,我大伯和我大伯娘可不是这么说的。”连蔓儿斜睨着连花儿道,“再说了,花儿姐,那钱是你借的,我们谁也没花过一文。怎么想法还,你都是应该的。我们因为你受累,难道,还要我们感激你?”
“不,不是。”连花儿连忙摆手,“我就是把这事说说清楚,免得蔓儿你误会我。我还钱当然是应该的。我在心里感激大家伙,尤其是四叔和四婶。四叔和四婶心眼儿都好,有长处,别说当着人面,就是背后里,也从不说人的长短,对自家人,那更是有担待的。”
有长处,是三十里营的乡村土语,并不是有优点的意思,而是说为人有涵养,不会斤斤计较于小事,值得长期交往、相处的意思。
“都说好人好报,看我四叔、四婶,这不是有了好报吗。蔓儿,你看你们现在这个日,还有五郎,眼瞅着就能考上秀才。这都是你们为人心善,才会有今天啊。有这样的日,那过去的事,蔓儿你还有啥可记在心上的那。”连花儿就对连蔓儿陪笑道。
连蔓儿瞟了连花儿一眼。庄户人家若遇到纠纷,严重到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会找来人说和。而连花儿上面那一番因果报应的话,正是很多来人最喜欢拿来劝说那吃了亏的人的。
连花儿这次可真是放下了身段,先是一番恭维,给她一家人都戴上了高帽,然后又用上了来人说和事情的必杀技,这是让连蔓儿不计前嫌,彻底的原谅她。
似乎如果她们和连花儿计较,那就不是善良的人,就不会有好报了。又似乎,她们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并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因为包容连花儿的结果。
简直是此有此理啊。
原谅连花儿,那是她们心胸宽